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速递丨2024年第4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4期  文章速递



01

前沿观察

金碚:新型工业化时期老龄产业的地位和机理

摘要: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入发达形态的标志性现象,当观察和研究老龄化现象和老龄社会时,经济学的范式承诺就必须从“经济人”假设转变为结构性人口假设,每个国家都必须以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安排全社会的生存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龄人口发挥“活力”的需要也日趋增强;工业机器人技术可以为老龄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技术供应和创新借鉴,最大限度减少失能老人的无助和增强老人老龄产业的经济学效应,不仅体现在赋能助能老龄人口,使其活力化,而且体现在可以激发产业发展的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拉动,形成老龄产品市场供求结构的新格局。健康的自益性、公益性和公论性特质在老龄化国家和老龄社会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大量经济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必然会流向老龄产业,在新型工业化时代,企业界更普遍地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特征,社会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宽广,并具有很大的社会期望迫切性;老龄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大机会的空间拓展和形态完善,承担特殊的经济发展使命,成为新型工业化时代极具人本关怀特质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关键词:老龄产业;老龄社会;老龄智能机器人;老龄人口活力化;社会企业责任

王学俭, 徐曼: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及建设

摘要: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空间格局,空间成为解析社会现象、反映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场域。空间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空间趋向合理化,使空间变革愈加富有社会化特质。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实践、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空间当中被塑造和完善,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作用下逐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在阐释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分析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路和举措: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在对空间的占有当中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掌握变革社会的力量,通过对空间主体的培养塑造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主体力量;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通过对空间关系的协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人与社会关系;社会变革;空间关系

02

当代社会研究

梁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摘要:在乡村振兴时代,地方政府的职能发生很大转变。地方政府从产业亲历者变成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把为农村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将农村公共服务分为生产性公共服务和面向个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前者面向农村地区的生产工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后者面向农村百姓的生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在提供两种公共服务时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在生产性公共服务上,地方政府扮演产业的规划者和分配机制的规范者,给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整体规划,并规范出利益分配机制;在面向个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地方政府首先是服务提供者;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还扮演着社会资源的牵线者和规范者。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与地方社会基础相结合,方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社会基础

桂华:发现“东西中国”:市场化与当代乡村变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在三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农村人财物总体呈现东进西出的特点,乡村秩序和乡村发展因而出现了显著的东中西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不仅在城乡关系、村庄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还存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东西中国”是从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呈现出改革开放后乡村变迁逻辑和分布形态。下一步,在定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选择基层治理手段和推动重大涉农政策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东西中国”这个现实前提。

关键词:农民与市场;三大“市场”;东中西农村;东西中国

宋辰婷, 刘青:“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元宇宙赋能下的中国社会治理转型

摘要: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整合和社会联结密切相关,面向风险社会,“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入了“社会韧性”的要素,元宇宙社会将为“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实践驱动力。在元宇宙赋能下,“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将在技术基础、社会联结力和抗冲击能力方面得到不断发展提升,以政府为核心的算法治理,或将取代现今平台霸权下的算法治理;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共意凝聚及其带来的联结力,将塑造共同体中社会团结的新的精神内核;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和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将构建抵御不确定性社会风险的坚固屏障。在社会治理领域,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地位,应当重视元宇宙发展带来的社会赋能和中国特色“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发展机遇,抓住转折机会,倡导技术向善,建构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中国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韧性;元宇宙;网络社会;风险社会

03

经济与管理研究

曹清峰, 王雨飞:高铁开通与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水平的提升

摘要:加强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通过搜集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详细的合作申请专利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企业跨城市合作申请专利的数量,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使用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市是否开通铁路作为工具变量,以及不同估计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跨城市对城市内合作创新的替代效应、技术升级效应,而非“零和博弈”的空间竞争效应提升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导致企业合作创新对象的空间分布向更远距离移动,并对非高技术行业、远离城市中心的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为通过加强高铁建设来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进而构建区域协调联动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高铁;企业创新;跨区域合作创新;专利;双重差分

黄京磊, 燕阳, 杨竺松:干部基层工作经历与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基于省委常委履历的实证研究

摘要:从“人本视角”揭示影响营商环境改善的结构性因素,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党委常委为例,检验了常委班子成员的个体特质和基层经历与各省营商环境改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省委常委拥有非政府部门基层工作经历有助于提升当地的营商环境,而且主要体现在对任职地政府效率、金融服务、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的改善方面,但并未发现省委常委个体特质和党政部门基层经历与地区营商环境改善间的明显联系。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工作,应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拘一格用人才、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从打造地区最优营商环境的长远目标出发,完善公共服务和创新环境为重点,提升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履职水平能力,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国家治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干部培养

0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

袁晓玲, 金中国, 李朝鹏: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评估与实践困境

摘要: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与能源结构调整等严峻挑战。根据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消费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核算得到其CO2排放量与吸收量,对碳中和进程进行评估。研究认为,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碳中和进程为5.45%,区域碳中和进程差异较大,呈现出“阶梯状”特征;其中9个高碳中和进程型省市自治区平均碳中和进程为16.66%,而11个低碳中和进程型省市自治区平均进程仅为1.32%。目前,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碳赤字严重、碳汇量缩减以及区域协同不足的实践困境,应根据区域CO2排放与吸收特征,由经济与科研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市自治区研发新型低碳技术,通过区域内部产业承接转移实现结构性减排,同时完善碳汇自然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增汇,配合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现区域协同的碳中和。

关键词:碳中和进程;区域特征;实践困境;碳中和路径;区域协同

05

新质生产力研究

邓洲, 吴海军, 杨登宇:加速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历史、特征和路径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推进和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生产力的新质态,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工业领域而言,生产力的进步有基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通过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改变生产关系、引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逻辑。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数据信息是关键性要素、颠覆式创新作为根本策源、能够实现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产生强溢出效应等特征,这些共同构成了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加速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强化原始技术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策源力,破解“卡脖子”瓶颈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安全,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载体,推动国内大循环激发新质生产力需求活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工业发展;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张夏恒, 马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科学性及着力点

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新要求,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且迫切,体现在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鲜活力、为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把握新机遇、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指明前进方向。因地制宜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并亲自践行的方法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方法、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发展全局的前提条件、是避免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研发通用底层技术;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束缚发展堵点;调整优化金融供给,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完善招才引智体系,锻造人才中坚力量为着力点,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124

联系电话:010-67396311

E-mail:xuebaosk@bjut.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